必须些问资产这知道加密题你离婚时分
记得十年前比特币刚开始火的时候,我就经常接到这样的咨询:离婚时加密资产该怎么分?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,这个问题依然没有标准答案。作为一名处理过多起类似案件的家事律师,我想用最通俗的语言跟大家聊聊这个既专业又现实的难题。 很多朋友一听到"虚拟货币"就摇头,觉得这东西国家不认可,法律上肯定不算财产。这种认知其实是个误区。2021年那份通知确实说了要防范风险,但在司法实践中,加密资产的财产价值早被认可了。记得有个判例明确表示:虽然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,但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属性。 举个简单的例子,就像你结婚后买的游戏账号,虽然不能当钱花,但如果离婚时这个账号值100万,法院肯定会考虑分割。加密资产也是同样的道理,特别是像比特币、以太坊这些主流币种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真要分割加密资产,你可能面临三个"拦路虎": 这简直是现代版的"捉迷藏"。加密资产要么存在交易所,要么存在冷钱包里。最要命的是,区块链交易只认地址不认人。记得去年一个案子,妻子虽然知道丈夫的比特币地址,但丈夫就是死不承认,最后只能不了了之。 USDT这类稳定币还好说,1:1兑美元就行了。但像比特币这样价格波动大的,今天值50万明天可能就剩30万。更别说那些小众代币,可能今天还在交易,明天就归零了。 区块链的特性决定了法院很难直接冻结或划拨加密资产。我有个当事人胜诉后拿着判决书去找交易所,人家根本不认,说我们是去中心化的。最后这笔资产至今都没能执行到位。 根据我的经验,目前最靠谱的办法就是在离婚协议里白纸黑字写清楚。去年北京西城法院就有个典型案例:双方在协议里明确约定了数字货币价值240万,一人一半,还规定了支付期限。后来法院就按这个协议判了。 这里给大家几个实用建议:1. 尽量用人民币计价,别直接写要多少个比特币2. 约定明确支付时间3. 最好能让对方公开钱包地址和资产情况4. 可以约定分期支付,降低风险 理论上说,隐瞒共同财产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。但现实中,如果真不想分,确实有不少"操作空间"。比如声称钱包被盗、投资失败,或者说这些资产是婚前就有的。毕竟区块链的匿名性是把双刃剑,维权难度确实很大。 说了这么多,其实最想提醒大家的是:加密资产正在快速融入我们的生活,相关的法律纠纷也会越来越多。建议司法机关尽快建立专门的处置机制,让老百姓的财产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。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与其事后扯皮,不如提前做好财产规划。加密资产到底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?
实际操作中的三大难关
1. 证明对方持有加密资产
2. 怎么给加密资产定价
3. 执行难如登天
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
不想分怎么办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从通讯巨头到区块链新贵:TON如何借力Telegram打造Web3新范式
- 9月19日比特币以太坊行情手记:一个交易员的真实观察
- Base网络首次宕机:Solana的影子挥之不去?
- 马斯克力推的VINE代币:Meme的华丽转身还是昙花一现?
- 比特币投资者的心路历程:从狂热到恐慌的市场轮回
- 当比特币打喷嚏,DeFi市场会感冒吗?
- 比特币又跌了?别慌,这可能是个黄金机会!
- HTX能否续写火币的传奇故事?
- Balancer遭黑客攻击敲警钟:安全团队缩减与前端安全的深层思考
- TON币暴涨背后:钱包上线引爆8亿用户市场,3美元大关近在眼前?
- 谷歌云高管一针见血:Web3的真正价值被币价炒作掩盖了
- 8月13日市场观察: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
- Solana要翻身?Visa的入局会带来什么改变?
- 币安资金整合引发以太坊网络堵车:Gas费为何暴涨30倍?
- 交易智慧:老司机的市场生存法则
- 新加坡动漫迷的天堂:一场不容错过的Web3艺术盛宴
- 从NFT收藏家到Web3基建观察:我与Immutble X的那些年
- AI赋能加密世界:三大潜力项目深度解析
- 深度解析:a16z押注的AI+Web3游戏新赛道,这些黑马项目藏着什么玄机?
- 搜索
-